沒想到我會寫這本小說。

 

十幾年前,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的時候,正好是我最認真學著日文的時間,

雖然我討厭電影院,卻還是在DVD出現在出租店的時候就趕緊租回來看。

相較於大約同一時期的竹內結子版的 《現在,很想見你》,

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》簡直被我無視。

除了長澤雅美好可愛,就只剩下大澤隆夫在海邊聽著隨身聽的身影還存在我的記憶,

其他的什麼都不剩。

(對...我連柴咲コウ在裡面通通都不記得,是剛剛去wiki的...)

 

事隔多年,因為金石堂的城中店即將關閉,

為了青春的回憶(?),所以我去逛了那些6本500元的回頭書。

在裡面,我撈到了這本同名的原著小說。

 

如果要我選擇小說裡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文字,

我想大概就是這一段男主角與爺爺的討論了吧。

 

「當我讀到基督徒認為死亡是件很美的事,沒有什麼好恐懼的時候,

覺得很生氣,很愚蠢,覺得他們太過傲慢了。死亡一點都不美,

只是件悲慘又空虛的事。而且對於這種事根本無計可施,不是嗎?」

......

「喜歡的人死去,為什麼這麼叫人痛苦呢?」

......

「不就是因為你已經喜歡上那個人了嗎?才會為了別離或是

已經不存在的事實而悲傷。因為還是思念著那個人,所以才會

被悲慘的別離和令人懷念的過往所束縛。而且惋惜是無止盡的,

或者說悲哀與惋惜是喜歡上一個人這份深遠感情的另一面。」

 

雖然我並不出身於基督教家庭,但是在長年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洗禮之後,

對我來說,死亡並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已經成為自然的信念。

對於主角批評基督徒的信念既愚蠢又傲慢,這件事我沒有意見。

基督徒所相信的內容,是基於對於上帝的美好而產生的。

對於不熟悉基督教完整信仰內容的人來說,產生這樣的誤解並不奇怪。

反過來說,對於基督徒而言,

這個世界也並不美好,同樣也沒有眷戀的理由;

這個每一天生活的人世,同樣既悲慘又空虛。

佛教徒也同樣以生老病死為首的八苦來概括塵世的苦難。

我們就算不否認愛情、友誼所帶來的甜美,

但是就像不能翻身的社會底層,總覺得再怎麼努力也入不敷出。

 

如果說死亡一點都不美,生命的本質也是粗野的,

是靠著每一個人的各自節制和體諒,所以才能夠有一點點美好。

然而許多人依然執著在「活下去」。

 

爺爺沒有正面否定男主角的批判。

與其爭論宗教對每日生活人間的觀念是否正確,

更重要的,是每個人在失去摯愛之後應該怎麼活下去,

怎麼面對失去摯愛之後的痛苦。

 

我們可以透過運動、營養,努力維持健康,

但是我們無法抗拒病痛與死亡。

死亡粗蠻地把活著和死去的人分開。

我們一方面安慰自己,那個我們所愛、所恨的人

永遠不會再受到肉體上的折磨;

另一方面我們卻又為了以後不能再和對方一起吃飯、旅行,

那些永遠不可能討回來的道歉,為了不能發生的期待而痛哭。

 

我們所哭的,其實為的是自己的寂寞:

不會有人比你更愛我,不會有人比你更瞭解我了。

那些哭泣的中心,其實是「我」。

承認吧,哭泣的,只是一個自私的自己。

不,不是的,我才不是這樣。

你擦著眼淚,我哭,那是因為我失去了摯愛。

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我所深愛的那個人存在,

那麼,世界於我又有何益?

 

如果那真的是你的摯愛,你不是應該要站在他的立場來思考嗎?

當他不存在之後,你要怎麼站在他的立場來思考?

當生命的樂章嘎然而止,我們不能夠假裝生命還存在,

不能假裝他做過的選擇像是一種迴歸統計,

如果是他,他一定會這樣做,他一定會站在我旁邊保護我。

那些,其實都只是想像。

如果他的生命不曾在那個地方就此終止,

他也許會碰到新的人、新的事,他會有無限不可預期的可能,

你怎麼能說,如果他還在?

 

「夏之日,冬之夜。百歲之後,歸于其居! 

冬之夜,夏之日。百歲之後,歸于其室!」

 

小說裡的爺爺引用了詩經的〈葛生〉。

就算是被生活與死亡切斷了連結,

不論發生了什麼,記憶都沒有被拋棄。

縱然生不能結髮,至少希望骨灰能夠一起滋養草木。

(雖然我實在覺得燃燒後的脂肪一起成為PM2.5的機會更高一點。)

(瞬間一點都不浪漫。)

我們所愛的,是我們一起經歷過的生命。

保有我們共同美好的記憶,努力活出已逝者所不能經歷的人生,

感受一個人的生活是如此漫長、無聊,

感受與深愛的人走過的日子是如何瑣碎卻豐沛,

在那個你們約定好要去卻沒去成的地方,

感受他所無法感受到的微風吹拂,髮絲飄揚,

看見他來不及看到的繡球花開。

 

也許我們終究可以在此間體會,

這個世界上必然有超越生與死的神聖光芒,

就像在那些宗教裡代代相傳的傳說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nicu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